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黄麻枯腐病
作者:深泰化工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31  更新时间:2014/11/15 14:48:36  文章录入:admin

 

 

 

症状 又名茎立枯病、茎点枯病、干枯病、茎腐病等。是黄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染病 子叶呈黄褐色枯死,其上生出许多黑色小粒点。幼茎染病引致猝倒或苗高10-25cm时,下部叶片生不规则黄色病斑,后扩展成条状溃疡,造成苗枯。茎部染病 初生褐色梭形斑,可扩展环绕全茎,病部表现密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根部染病 主根、侧根呈黑褐色腐烂,地上部萎蔫,从下向上逐渐变褐,终致全株干枯。木质部、韧皮纤维间形成很多细砂状黑色小菌核。病部皮层易剥开露出丝状纤维。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和菌核随病残体在土

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该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气温30℃遇有多雨或高湿条件易流行。圆果种易发病;地势低洼,湿度大或常遭水淹的麻田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如印度的JRc-918、JRC-1108。(2)加强麻田管理,进行合理轮作,好与禾本科作物或豆类进行轮作;低洼地要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干旱季节或地块须适时灌溉。(3)生物防治 近年发现有些放线菌对该菌有拮抗作用,生产上可施用油饼制成的菌肥。此外木素木霉能在该菌菌丝上寄生,当土壤中木素木霉占优势时,该病菌就难立足,生产上可试用。(4)药剂防治 参见黄麻炭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