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葡萄开花前,一定要防好穗轴褐枯病! |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86 更新时间:2018/4/26 文章录入:admin |
|
葡萄开花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存,对养分的需求量大,树势也相对衰弱,会给许多病害以可乘之机,其中最常见的当属穗轴褐枯病。 葡萄穗轴褐枯病又叫轴枯病,果农常形象的称其为“烂花”,感病后葡萄的花或幼果会大量干枯掉落,若防治不力,措施不当,对产量和品质造成的影响极大。 田间症状 发病初期,幼穗的分枝、穗轴变为褐色,并逐渐枯死,不久即失水干枯,变为黑褐色。在花朵开放时,也可侵染花冠。 天气潮湿时,在病部表面产生灰黑色霉状物,一般很少向主穗轴扩展。发病后期,干枯的小穗轴易在分枝处被风折断脱落。 幼果受害后在其表面形成圆形斑点,呈褐色,但病斑仅局限在果实表皮,不深入果肉,随着果实发育膨大,病斑扩大、开裂,呈疮痂状,影响果实外观。 发病规律 葡萄穗轴褐枯病属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链格孢属葡萄生链孢菌,是一种弱性寄生菌,侵染能力取决于寄主组织的幼嫩程度、抗病能力及树势情况。 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的形式在结果母枝、枝条的表皮、芽鳞、架材和拉线及土壤中越冬。 当温、湿度适宜时,越冬病菌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通过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幼穗穗轴表皮组织。 流行发病特点 在葡萄开花前7天至开花期为病菌的主要侵染时期,当果粒大小超过黄豆粒时,果梗及穗轴成熟和老化,病菌停止侵染。 流行发病原因 ①病菌的侵入与果穗组织的老嫩程度有关,穗轴木质化程度越高发病率越低。 ②开花期遇低温多雨天气有利于该病的发生蔓延,高湿是葡萄穗轴褐枯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③地势低洼、浇水过多、偏施氮肥、通风透光不良、管理不善的果园以及老树、弱树发病重。 综合防治技术 加强树体管护 冬季修剪后彻底清洁田园,将病残枝、叶、果集中烧毁或深埋。并把果园周围的杂草、枯枝落叶清除干净,减少越冬菌源。 科学合理水肥。加强水分管理,避免大水漫灌;控制氮肥用量,增施有机肥、磷钾肥,配合施用海精灵生物刺激剂,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搞好果园通风透光、排涝降湿。适时摘心、摘须、整枝、控梢生长,使养分回流,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若是设施栽培,建议选用优质无滴膜,以减少温室内的水滴;同时,地膜要盖严,灌水时采用滴灌或膜下暗灌,降低温室内湿度。还有,热风炉尽量不要用,会增大感病几率。 药剂防治
花序分离期喷柯欧2000倍液同时防止大小粒出现。 花后一周再喷一次柯欧2000倍液即可有效防治此病,防止大小粒。(本文转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