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植保知识】南方春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及防治方法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86  更新时间:2018/4/19  文章录入:admin

4月17日,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南方春马铃薯主产区7个省(市)的测报技术人员对南方春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进行了网络会商。综合分析品种抗性、田间菌量和未来气候条件等影响因素,预计今年南方春马铃薯晚疫病总体偏重发生,湖北西部、湖南西北部、重庆大部、四川西南部、云南北部和东北部局地有大流行的风险;发生面积1,450万亩,发生盛期为4月下旬至6月下旬。
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快、危害重,在马铃薯易感病的蕾期至花期一旦遇适宜气候条件,病害将迅速流行,造成严重危害。各地要充分发挥马铃薯晚疫病实时监测预警系统作用,认真做好调查监测,密切关注天气状况,及时预报预警指导防治。
预测依据

1  田间病害始见期多偏迟,当前病情轻于上年
据各地近期调查,四川宣汉和彭州4月上旬始见中心病株,分别比上年晚15天和3天;陕西城固早播田4月9日始见,比上年晚4天;但云南永善、贵州荔波3月上中旬始见,比上年提前12天、15天。另据中国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监测,截至4月17日,重庆、贵州、四川、湖北发生3代及以上侵染的监测点89个,占所有监测点的38.7%,同比减少5.9个百分点。目前马铃薯晚疫病发生面积25万亩,同比减少12%,各地平均病田率为6.3%~10.5%,平均病株率为1.2%~4.4%,轻于上年同期,贵州罗甸、湖北云梦、重庆忠县等地最高病株率达15%~70%。
2  马铃薯主栽品种抗性较差

今年7省(市)春马铃薯主栽品种有川薯、青薯、荷兰薯、中薯、鄂薯系列,以及费乌瑞它、大西洋、米拉、会-2号、威芋3号、宣薯2号等,品种布局没有明显变化。四川、贵州、重庆、湖北、湖南等省(市)感病品种种植面积比率超过70%,品种抗性整体较差。
3  气象条件对病害流行总体有利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4~6月,南方春马铃薯主产区气温正常或偏高;4~5月,西南南部降水较常年偏多1~2成,局地偏多2~5成;6~8月,南方大部产区降水正常或偏少。西南及武陵山区马铃薯主产区多为山区和丘陵地区,多雾多露、日暖夜凉的高湿天气有利于马铃薯晚疫病的流行为害。
预防马铃薯晚疫病害药剂防治及使用方法:作物感病风险较高时(温湿度适宜,邻近田块发现病株),每亩用深秀(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40-60克喷雾处理,可有效保护植株,降低感病风险。植株发病初期,每亩可用苍焰(18.7%烯酰·吡唑酯水分散粒剂)75-125克喷雾处理,可阻止进病害进一步发生。发病较重的季节,可在施药间隔7-10天后再次用药。
收获前将病秧割除并清理出田块。环境条件也影响晚疫病的传播,为防止块茎感染,如果植株地上部分受到晚疫病侵染,则在收获前将病秧割除并清出田块,防止收获起来的薯块与之接触。(来源:全国农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