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病虫防控】2018年江苏省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偏重发生 这些防控药剂和技术需要知道! |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113 更新时间:2018/3/14 文章录入:admin |
|
2018年全省小麦中后期 主要病虫防控技术方案 小麦是我省重要的夏熟作物,对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小麦生长中后期既是产量和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多种病虫集中危害和科学防治的关键时期;防治不好,不仅造成严重减产,更重要的是降低小麦品质和农民收益。综合分析全省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计总体呈偏重发生趋势,程度重于上年,尤其是赤霉病流行风险高。为有效控制病虫危害,确保小麦稳产增收,特制订本方案。 重点防控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蚜虫等“三病一虫”,兼顾锈病和粘虫。主要病虫防治处置率95%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58%以上,绿色防控产品应用覆盖率较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聚焦“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绿色发展”的工作导向,突出“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总体防治、减量控害”的防控思路,强化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的防控策略,狠抓重点地区、重大病虫、重要时段的科学防控,确保小麦产量和品质安全。 (1)赤霉病。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防治策略。一要打准时期。抓住小麦抽穗扬花期这个关键时期,主动用药预防,做到扬花1块防治1块;对高感品种,如果扬花期遇连阴雨天气,首次施药时间应提早至雨前的齐穗期。二要用对药种。药剂品种用深泰柯欧。 (2)白粉病。掌握在发病初期防治。对早发重发田块,拔节期病株率达5%时,单独开展1次挑治,减轻后期防治压力;孕穗至扬花灌浆期,病株率15%或病叶率5%~10%进行防治,一般结合小麦赤霉病防治开展总体战。药剂品种用深泰柯欧。 (3)纹枯病。掌握在小麦返青拔节初期,病菌开始侵入茎秆前、病株率达10%左右时,进行喷雾防治,重发田块隔7~10天再防治1次。药剂品种用深泰柯欧。 (4)锈病。重点防治好叶锈病。对叶锈病,掌握在发病初期、病叶率达5%~10%时进行防治;加强对条锈病的监测,当田间条锈病病叶率达1%左右时开展防治。拔节孕穗期对两种锈病达标田块,可结合白粉病一并防治;重发田块,可在小麦穗期赤霉病防治总体战中再兼治1次。药剂品种用深泰柯欧。 (5)蚜虫。重点抓好穗蚜防治。拔节孕穗期对蚜量高的田块做好挑治。小麦扬花至灌浆初期,有蚜穗率达5%~10%或百株蚜量达800~1,000头,益害比(天敌:蚜虫)低于1:150时进行防治,可结合穗期其它病虫实施总体防治。药剂可选用深泰吡虫啉。 (6)粘虫。东部沿江、沿海麦区要加强对一代粘虫的监测。对每亩幼虫数量超过6,000头的田块,掌握在幼虫3龄前防治,一般可结合小麦穗期病虫防治总体战进行。防治药剂可选深泰锐志。 一要强化监测预警。要安排精干力量,优化监测布局,完善监测设施,规范做好病虫监测预警工作,尤其是小麦抽穗扬花期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小麦生育进程,准确分析赤霉病等病虫发生趋势,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关键时期要增加监测调查次数和联系汇报频率,强化信息联系交流,及时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发展动态,并将防治信息传递到千家万户,指导农民科学防治。 二要强化宣传发动。要结合本地病虫发生实际和防控目标,及早制订工作计划,细化技术方案。关键时期,要重点抓好以赤霉病为主的重大病虫防控的宣传发动,广泛营造舆论氛围,调动群众防治的主动性、积极性;要及时向地方政府汇报病虫防治形势,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基层干群的关注,将病虫防治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减少防治盲区和死角,提高防治覆盖率。 三要强化服务指导。要通过电视、广播、12316手机短信、微信、明白纸、宣传车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大防控技术的普及。防治关键时期,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由于各地小麦品种播期、病虫情和生育进程差异大,要强化分类指导,指导群众因苗情、因病虫、因天气科学防治,尤其是要指导群众打好以赤霉病、白粉病为重点,兼顾锈病、粘虫、蚜虫的小麦穗期病虫防治总体战,因地制宜、综合用药、一喷多效、减量控害。 四要强化统防统治。要大力培育各类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因地制宜装备大中型高效植保机械,不断提升防治服务能力、农药利用率和作业效率;要用好2018年中央财政小麦赤霉病防治补助资金,同时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投入,优先用于小麦赤霉病专业化统防统治。要充分调动农民参与专业化防治服务的积极性,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进一步扩大统防统治覆盖面,提高防控效果和防治效率。(来源: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