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苹果炭疽叶枯病、富士苹果褐斑病、葡萄霜霉病,随着今年前期降雨多、湿度大的气候条件而偏重发生。病害发生严重了,不少农户和农药经销商怕把病害打压不下去,会加大用药倍数,希望用“下猛药”的办法,获得理想的防效。
其实,加大用药倍数,不如增加用药次数。
一粒老鼠药能把老鼠药死,你放上1斤老鼠药,和一粒老鼠药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果树病虫害防治也是如此。各种农药在申请登记证时,都要向登记机关提供试验数据,这个数据将来就标在农药的外包装上,供使用时参考。可以说,一般情况下,建议的用药浓度是可以起到防治病害作用的,没必要增加浓度。人为地增加用药浓度,反而会促使病虫害产生抗性,降低药效。
增加用药浓度并不能拉长防效时间。有的果农认为,用药量大一点,药效持久,可以减少用药次数。农药喷施到作物表面后都有有效期。比如见光分解的农药,低浓度10天分解失效,高浓度仍然会10天分解失效。药效期长短与浓度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