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播种期是病虫害综合防治的一个关键时期,近年来我县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发生逐年加重,每年秋播有不少地块出现缺苗断垄,甚至毁种;小麦黑穗病、纹枯病、赤霉病、丛矮病、秆黑粉病、全蚀病、根腐病等病害在我县扩展漫延很快,菌源积累越来越多,已成为制约我县小麦增产的障碍因素之一。
因此,各乡镇要抓住小麦播种期这一防治病虫害的有利时机,广泛宣传采取农业和化学药剂拌种等综合措施争取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主动权,控制其发生危害。
防治指标:蛴螬3头/米2;金针虫5头/米2;蝼蛄0.2头/米2。
防治意见如下:
一、农业措施
1、种麦前清除田边地头杂草,减少毒源和虫源,减轻土蝗、蟋蟀、灰飞虱危害,可减轻丛矮病的发生。
2、深耕细耙,精细整地,精量播种,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增施磷钾肥,做到一播全苗,适期、适量播种,避免早播、过密,防止冬前麦苗过旺。
二、选用抗耐品种
我县选用的抗耐品种主要有邯4564、邯4589、邯6172、冀麦38、8901、白硬冬2号、济麦19、蒿优9415等。
三、药剂防治
1、种子处理。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300克或40%的五氯硝基苯粉剂400克或20%三唑酮乳油150毫升、加水喷拌种100千克,可有效防治腥黑穗病、秆黑粉病、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叶枯病等病害。对枯白穗发生严重的地块每亩可以用敌委丹50-100毫升加适乐时10-20毫升,兑水100-150毫升混匀后可拌麦种10公斤。
2、对蚜虫常年发生较重的地块,可用75%甲拌磷乳油150毫升加水5千克可拌50千克麦种,堆闷8~12小时播种,可防治小麦黄矮病、丛矮病、兼治麦蜘蛛。
3、用50%辛硫磷或40%甲基乙硫磷100-200毫升加水5千克拌麦种100千克防治地下害虫。
4、病虫混发区,先喷拌杀虫剂,堆闷半小时,将种子充分凉干,在拌杀菌剂,可达到病虫兼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