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知识
【测报】2017年全国小麦、水稻、玉米
日期:2017年01月13日 访问次数:

作物用柯欧  健康保丰收

小麦主要病虫害预报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17年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6亿亩次。其中,病害4.9亿亩次、虫害4.7亿亩次。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南部麦区偏重以上流行风险高,穗期蚜虫在华北和黄淮北部麦区可达大发生程度,条锈病在河南南部、鄂西北汉江两岸、西北和西南局部麦区,白粉病和纹枯病在高产麦区偏重发生。

发生趋势

(一)小麦病害

   赤霉病偏重以上流行风险高,发生面积1亿亩。其中,安徽和江苏沿淮及其以南、湖北江汉平原、浙江北部、上海沿海麦区有大流行的风险,长江中下游其他麦区、黄淮南部麦区有偏重流行的可能,黄淮北部、华北南部、西南和西北部分麦区可达中等流行。

白粉病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2亿亩。其中,黄淮、江淮、长江中下游等高产麦区偏重发生,以种植密度高、郁闭田块发生程度重,华北、西南和西北地区中等发生。

条锈病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3000万亩。其中,甘肃陇南及陇中高山晚熟麦区、四川沿江河流域、河南南部、鄂西北汉江两岸、新疆伊犁河谷及塔城盆地局部地区呈偏重流行态势,湖北大部、西南其他麦区、甘肃南部和中部、陕西南部及关中西部、宁夏南部、青海东部和新疆其他麦区中等流行,陕西其他地区、河南中北部、山东南部和东部、山西和河北的南部偏轻发生。

纹枯病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3亿亩。其中,湖北东部和江汉平原、安徽和江苏的淮北和沿淮、沿江麦区,以及河南、山东西南部偏重发生,江淮、黄淮、华北的其他麦区中等发生。

叶锈病、叶枯病、根腐病、全蚀病、黑穗病、胞囊线虫病、病毒病、雪腐雪霉病在部分麦区会造成一定危害。

(二)小麦虫害

    蚜虫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5亿亩。其中,山东、河北大发生,黄淮、华北的其他麦区、四川、宁夏偏重发生,长江中下游大部麦区、西南和西北的其他麦区中等发生。

麦蜘蛛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9000万亩。其中,河南西部、山西南部等地偏重发生,华北、黄淮、西北大部麦区中等发生,江淮、西南大部麦区偏轻发生。

吸浆虫总体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300万亩。其中,河南北部局部偏重发生,河北中南部、天津、陕西关中中东部麦区中等发生,但局部有重发田块,华北、黄淮和西北其他麦区偏轻发生。

金针虫、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6000万亩。其中,河南、山西、河北及西北大部麦区中等发生,华北、黄淮其他麦区偏轻发生。

水稻主要病虫害预报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日前组织各省(区、市)测报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会商,结合水稻病虫基数、栽培制度、水稻品种、冬春季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17年水稻病虫害将呈偏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13.9亿亩次。其中,虫害发生面积9.5亿亩次,病害发生面积4.4亿亩次。发生特点:一是“两迁”害虫局部重发;二是水稻螟虫回升态势明显;三是稻瘟病、细菌性病害流行风险大。

发生趋势

(一)虫害

   稻飞虱总体偏重发生,其中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和西南稻区局部大发生,全国发生面积3.95亿亩次。稻纵卷叶螟总体中等发生,其中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和江南沿江和湖库稻区偏重发生,全国发生面积2.6亿亩次。水稻螟虫总体中等发生,全国发生面积2.7亿亩次。其中二化螟在湘中南、鄂南、赣中北局部大发生,江南、长江中下游单双季稻混栽区和西南北部、江淮西北部稻区偏重发生;三化螟在华南和西南稻区中等发生。稻瘿蚊、稻秆潜叶蝇等其他虫害在江南、华南部分稻区呈上升态势,全国发生面积2500万亩次。

(二)病害

稻纹枯病在南方稻区总体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北方稻区总体中等发生,全国发生面积2.65亿亩。稻瘟病总体中等发生,其中西南、江南、长江中下游和东北的部分稻区有偏重以上流行风险,全国发生面积7000万亩次。稻曲病总体中等发生,其中江南、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北部稻区感病品种上有偏重发生风险,全国发生面积6000万亩。水稻病毒病总体偏轻发生,其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局部稻区偏重流行风险大,全国发生面积600万亩次。水稻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在华南沿海部分稻区中等发生,全国发生面积900万亩次。水稻恶苗病等其他病害在华南等部分稻区有一定程度发生,发生面积3000万亩次。

玉米主要病虫害预报

    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分析预测,2017年全国玉米主要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预计发生面积为11.0亿亩次。其中,虫害发生8.1亿亩次,病害发生2.9亿亩次。东北和华北地区以玉米螟、地下害虫、大斑病为害最重,黄淮海地区以棉铃虫、玉米螟、二点委夜蛾、褐斑病发生突出,西北和西南地区以蚜虫、叶螨、小斑病发生普遍,粘虫总体发生平稳,在东北和华北及黄淮局部有出现高密度集中为害的可能。

发生趋势

(一)玉米虫害

    玉米螟发生面积为3.42亿亩次,其中,一代玉米螟在东北大部偏重发生,华北、黄淮和西南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为1.2亿亩;二代玉米螟在东北、西北、西南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为1.5亿亩;三代玉米螟在黄淮海大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为7200万亩。

二、三代粘虫在黄淮、华北和东北总体偏轻发生,部分地区会出现高密度集中为害田块,预计发生4000万亩次。

棉铃虫在黄淮海大部地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为7500万亩。

蚜虫在西北地区偏重发生,西南和华北地区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8000万亩。

蓟马在黄淮海地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300万亩。

双斑萤叶甲在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700万亩。

二点委夜蛾在黄淮海大部地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500万亩。

叶螨在西北部分地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000万亩。

土蝗在东北、华北农牧交错区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1300万亩。

地下害虫在东北大部偏重发生,黄淮海、西北地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9200万亩。

玉米耕葵粉蚧、褐足角胸叶甲、蜗牛等害虫在华北和黄淮,三点斑叶蝉在西北部分地区可造成一定为害。

(二)玉米病害

大斑病在东北、华北、西南大部为中等发生,东北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7000万亩。

小斑病在黄淮海和西南地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4000万亩。

褐斑病在黄淮海大部地区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500万亩。

弯孢叶斑病在黄淮海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100万亩。

锈病在黄淮海大部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000万亩。

丝黑穗病在东北、西北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500万亩。

瘤黑粉病、顶腐病、粗缩病、茎腐病、穗腐病、灰斑病和线虫矮化病等在部分地区会造成一定为害。(转载农药市场信息)

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下一篇:小寒
上一篇:立 春
 
首页
关于深泰
企业文化
产品中心
研发创新
营销网络
技术服务
人力资源
深泰化工
首页 | 关于深泰 | 企业文化 | 产品中心 | 研发创新 | 营销网络 | 技术服务 | 人力资源 | 深泰化工
Copyright 2006-2008 Powered by 石家庄市深泰化工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11-83631011、83631012 传真:0311-87708072 邮箱:sthg2005@sina.com 河北石家庄总部地址:石家庄市新华区格澜商务617   管理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