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双驾齐驱,农药和种子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两大主攻方向
陶氏益农的母公司为道化学公司,道化学健康与农业科学业务中约98%的任务由陶氏益农承担,并构成了陶氏益农的全部工作内容,另2%左右的余部由前罗姆-哈斯公司的植物生长调节剂AgroFresh占据。陶氏益农公司的销售额来源于农药及种子、生物性状产品,该数据除以0.98便是道化学公司健康与农业科学业务的销售额。
陶氏益农的长期增长计划是建立在农药业务持续发展、与过去相比种子和性状业务“不成比例”地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的。
2005年前,公司主要依靠农药业务来资助技术开发,但公司希望2006―2015年的10年里,能看见种子、性状业务(包括WideStrike、Herculex、SmartStax和DHT等4大产品系列)和其它领域的巨大增长。早在2006年,公司就已经瞄准2007―2015年间需开发的整个产品系列,其中包括常规农药和新生物性状。
2010年上半年,种子和生物性状业务占陶氏益农总销售额的15%左右(2007年为7.8%),但公司希望,未来这部分业务与农药业务平分秋色。陶氏益农公司指出,他们不会通过缩减农药规模,而是通过收购、有机增长以及向第三方授权等扩大种子和生物性状业务,来达到50/50的产品结构调整目标。
陶氏益农的研发费用大幅增加。2001―2008年间,公司用于研发、销售及管理(SG&A)等方面费用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3%;公司计划2009―2012年间用于SG&A方面费用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从而使公司于2006―2012年间在研发渠道的投资增长一倍以上,并将其研发费用向生物技术领域倾斜,但在农药方面,由于有强势产品的支持,仍将继续成为公司利润增长的重要部分。农药和生物技术将成为陶氏益农未来五五分成、不可偏颇的两大发展主流。
2、销售额几乎逐年增长,2010年创历史水平
表1 陶氏益农公司的销售额
截止12月31日的一年 |
2005年 |
同比(%) |
2006年 |
同比(%) |
2007年 |
同比(%) |
2008年 |
销售额1 |
3,364 |
+1.0 |
3,399 |
+11.2 |
3,779 |
+20.0 |
4,535 |
EBIT2 |
543 |
-23.6 |
415 |
+12.5 |
467 |
+63.0 |
761 |
1 包括农药、种子及生物性状产品的销售额;2 利息、税收前利润。 |
表2 道化学公司健康和农业科学业务销售情况(百万美元)
截至12月31日的一年 |
2008 年 |
同比(%) |
2009 年 |
同比(%) |
2010年 |
销售额1 |
4,609 |
-1.6 |
4,537 |
+7.3 |
4,869 |
EBITDA2 |
892 |
-35.3 |
577 |
+10.9 |
640 |
1 包括农药、种子及生物性状产品的销售额,还包括约2%的前罗姆-哈斯公司的植物生长调节剂AgroFresh的销售额;2 利息、税收、折旧和摊销前利润。 |
继2008年陶氏益农的销售额创纪录增长20.0%以来,2009年的市场业绩不尽如人意,这一年公司的销售额虽然较上年仅降1.6%,为45.37亿美元,但利息、税收、折旧和摊销前利润(EBITDA)却较上年大幅下降了35.3%,为5.77亿美元。不过,这一令人失望的市场状况仅仅持续了二个季度,2009年第4季度,公司在所有地区的销售额都获得了增长。其4员骁将:除草剂氯氨吡啶酸(aminopyralid)、啶磺草胺(pyroxsulam)和五氟磺草胺(penoxsulam)、杀虫剂乙基多杀菌素(spinetoram)等新产品更是在2009年第4季度获得了较上年同期翻番以上的骄人业绩。2009年全年,这些产品的销售额也较2008年2亿美元的销售额翻了一番,冲高4亿美元。至2013年,包括杀虫剂氟啶虫胺腈在内的这些产品的销售额有望进一步翻番,从而摸高8亿美元。
为了公司的发展、为了股东的利益,至2009年底,道化学共剥离了价值约40亿美元的资产,陶氏益农的去留曾是道化学公司决策层举棋不定的讨论焦点。从2006年第3季度至2009年第1季度,陶氏益农创造了连续11个季度的增长纪录,虽然她在2009年第2、3季度的市场表现差强人意,但她以长期以来练就的沉稳姿态很快触底反弹,并在2010年以7.3%的增幅完成了48.69亿美元的销售额历史最高水平,从而使公司2000―2010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达到8%。2008年,陶氏益农的息税前利润(EBIT)曾获得了63.0%的璀灿增幅;2010年,公司的利息、税收、折旧和摊销前利润(EBITDA)增长了13%;从而在2001―2010年的10年中实现了6%的EBITDA复合年增长率。
陶氏益农安全且稳步增长的业绩是道化学公司中鲜见的,这也是道化学董事长庆幸没有作出剥离陶氏益农的错误决定的原因所在,不过,部分出售或战略联盟等都将成为陶氏益农发展的伴侣。
道化学公司预计:2009―2012年间,公司健康和农业科学业务的复合年增长率为7~10%,EBITDA利润率约为25%。这些指标将继续激励陶氏益农不断创新、超越。
3、北美地区占据首位,除草剂成为领军产品
表3 道化学公司健康和农业科学业务的销售情况(百万美元)
地区 |
健康和农业科学业务 |
2007年农药市场
(不包括种子及生物技术) |
2005年销售额 |
所占份额(%) |
2007年销售额 |
所占份额(%) |
销售额 |
所占份额(%) |
北美 |
1514 |
45 |
1460 |
38.6 |
1255 |
36.7 |
欧洲 |
875 |
26 |
849 |
22.5 |
849 |
24.9 |
拉美 |
505 |
15 |
910 |
24.1 |
750 |
22.0 |
亚洲 |
471 |
14 |
520 |
13.7 |
520 |
15.2 |
中东及非洲 |
0 |
0 |
40 |
1.1 |
40 |
1.2 |
合计 |
3364 |
100 |
3779 |
100 |
3414 |
100 |
陶氏益农在北美地区的市场份额位居地区市场排行榜的首位,拉美和亚洲等发展中地区的市场增长速度要领先于北美和欧洲市场。
表4 2007年陶氏益农各类农药产品的销售额(百万美元)
产品类型 |
销售额 |
所占份额 |
除草剂 |
2150 |
63.0% |
杀虫剂 |
655 |
19.2% |
杀菌剂 |
411 |
12.0% |
其他 |
198 |
5.8% |
总计 |
3414 |
100.0% |
除草剂在陶氏益农的各类农药产品中占据统治地位,并且优势凸显;杀菌剂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弱。
4、 陶氏益农公司的新产品
与拜耳公司2000―2010年间平均每年上市2.27个新产品不同,陶氏益农并没有力求每年开发一个新有效成分,但期望向市场引入具有巨大增长潜力的产品。农药市场已供过于求,只有真正具有“杀伤力”的产品才能在此获得成功。
2005―2008年,陶氏益农上市了4个新农药,这些产品包括:杀虫剂乙基多杀菌素(spinetoram),除草剂五氟磺草胺(penoxsulam)、氯氨吡啶酸(aminopyralid)和啶磺草胺(pyroxsulam)。这些产品入市后,销售业绩快速刷新。2008年,这些新产品的销售额为2亿美元,2009年以翻一番的增长速度、提前一年完成了4亿美元的销售目标,2010年其销售额进一步增长了35%,突破5亿美元。公司预计至2013年,包括杀虫剂氟啶虫胺腈(sulfoxaflor)在内的新产品的销售额将继续上行至8亿美元,氟啶虫胺腈有望于2012年上市。
4大产品常常让陶氏益农赞不绝口,氟啶虫胺腈也使公司寄予厚望,抗生素类杀虫剂多杀霉素和乙基多杀菌素更是让陶氏益农两度荣获“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中的“更安全化学品设计奖”。新产品上市后所取得的杰出的销售业绩很好地映射了陶氏益农在研发领域的殷实功力,陶氏益农渐已成为“根据市场需要,量身定做产品”的典范之一。
表5 陶氏益农新上市的农药产品
中文
通用名 |
英文
通用名 |
英文
商品名 |
产品
类型 |
化学
类型 |
登记
时间 |
上市
时间 |
峰值
销售额 |
五氟磺草胺 |
penoxsulam |
Grasp、Clipper 25 OD、Cranite GR、Graniee SC、稻杰、DE-638、XDE-638、XR-638 |
除草剂 |
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 |
2004年 |
2005年 |
1亿美元 |
氯氨吡啶酸 |
aminopyralid |
Milestone |
除草剂 |
卤代吡啶类 |
2005年 |
2006年 |
>3亿美元 |
乙基多杀菌素 |
spinetoram |
Delegate、Radiant、Exal、Ensure、DE-175 |
杀虫剂 |
抗生素类 |
2007年 |
2008年 |
>1亿美元 |
啶磺草胺 |
pyroxsulam |
Admitt、Simplicity、Powerflex |
除草剂 |
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 |
2007年 |
2008年 |
>2亿美元 |
氟啶虫胺腈 |
sulfoxaflor |
|
杀虫剂 |
吡啶类 |
|
2012年(预计) |
1亿美元 |
4.1 五氟磺草胺(除草剂,penoxsulam;Grasp)
五氟磺草胺(penoxsulam)为陶氏益农公司开发的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苗后除草剂,它通过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ALS)而发挥药效。其开发代号有DE-638、XDE-638、XR-638、DASH-001、DASH-1100、X-638177;商品名为Grasp、Clipper 25 OD、Cranite GR、Graniee SC。
五氟磺草胺为水稻田广谱除草剂,可有效防除稗草(包括对敌稗、二氯喹啉酸及对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具有抗性的稗草)、千金子以及一年生莎草科杂草;并对众多阔叶杂草有效,如沼生异蕊花(Heteranthera limosa)、鲤肠(Eclipta prostrata)、田菁(Sesbania exaltata)、竹节花(Commelina diffusa)、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等;还可防除稻田中抗苄嘧磺隆杂草,且对许多阔叶及莎草科杂草与稗草等具有残留活性,为目前水稻田除草剂中杀草谱最广的品种。施药量为15~30g a.i./hm2,对水稻十分安全。
2004年9月24日,五氟磺草胺在美国登记用于水稻,美国环保署按减风险计划对其进行评估,并进一步开发用于其它谷物、葡萄、草坪、树,还开发用作水生除草剂。2005年,五氟磺草胺迈入市场,同年在14个国家开发用于水稻田;2006年,在另29个国家上市;2007年步入草坪和水生领域;2008年开发用于高粱等作物,同年在中国取得登记;2009年,部分进入谷物、果树和葡萄等潜在市场。
4.2 氯氨吡啶酸(除草剂,aminopyralid;Milestone)
氯氨吡啶酸(aminopyralid)为陶氏益农公司开发的卤代吡啶类除草剂。该产品起初是作为牧场和草地除草剂开发的,但公司很快发现它可与其它谷物除草剂复配的新用途,近30个复配产品正在世界各地市场推出。该产品还被进一步拓展用于油菜、玉米和油棕榈等。
2005年氯氨吡啶酸在加拿大和美国登记用于牧场,这是该产品首次在全球登记,商品名为:Milestone。2006年氯氨吡啶酸在英国取得登记,商品名为Forefront(氯氨吡啶酸+氯氟吡氧乙酸);继而在德国取得临时登记,并以复配制剂Simplex(氯氨吡啶酸30g/L+氯氟吡氧乙酸100g/L)用于牧草地。Simplex用于防除阔叶杂草,对蓼(Polygonum spp)和蓟(Cirsium spp)尤其有效,还可以用于防除毛茛和crowfoots(Ranunculus spp)。该除草剂登记用量为2L/ha。
2006年,氯氨吡啶酸(aminopyralid)还获得了如下登记:在奥地利、哥伦比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巴拿马登记用于牧场,在罗马尼亚登记用于小麦,在阿根廷和巴西登记用于牧场,在澳大利亚、墨西哥和新西兰登记用于牧场和小麦,在马来西亚登记用于油棕榈;这一年共在16个国家上市了氯氨吡啶酸的8个不同制剂。2007年氯氨吡啶酸在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瑞士、乌拉圭和委内瑞拉等进一步登记用于牧场;在白俄罗斯、波斯尼亚、克罗地亚、匈牙利、马其顿王国、摩尔多瓦、摩洛哥、巴基斯坦、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突尼斯和土耳其等登记用于小麦。2008年前,陶氏益农在近70个国家上市了氯氨吡啶酸,主要用于谷物和牧场。虽然陶氏益农认为氯氨基吡啶酸可能会侵吞现有产品的一部分销售额,但它的复配制剂又可以用来延长这些产品的生命周期。
显然,氯氨吡啶酸已成为公司的又一拳头产品,其年峰值销售额有望突破3亿美元。该产品自2006年推出以来,即对陶氏益农的财政收入作出积极贡献。令公司颇为骄傲的是,氯氨吡啶酸是公司推出的所有新产品中价值最高的一个。它胜过与之竞争的其它产品,巩固和加强了陶氏益农的市场份额,尤其在草地除草剂方面,已经居于市场领先地位,并在向谷物和油菜除草剂领域辐射。
4.3、乙基多杀菌素(杀虫剂,spinetoram;Delegate、Radiant、Exal、Ensure、DE-175)
1999年,陶氏益农的第一代spionsyn杀虫剂多杀霉素(spinosad)赢得了当年“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的“更安全化学品设计奖”;事隔9年后的2008年,陶氏益农以第二代spionsyn杀虫剂乙基多杀菌素(spinetoram)从华盛顿再次捧回了这一奖项。
乙基多杀菌素比多杀霉素具有更广泛的杀虫谱,尤其是在果树上表现尤佳,开发代号为DE-175。该药对小菜蛾、甜菜夜蛾、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ns)、卷叶蛾、豆荚螟等鳞翅目害虫,蓟马等缨翅目害虫,潜叶蝇等双翅目害虫均有良好防效。该药是目前世界上防治蓟马效果的药种之一,在茄子上防治蓟马时每亩用纯药0.6~1.2克即有良好效果。乙基多杀菌素主要作用于昆虫的神经系统,与常规杀虫剂没有交互抗性。对人及哺乳动物低毒;对瓢虫、草蛉等捕食性天敌毒性很低,对鸟类、鱼类、蚯蚓和水生植物低毒,不会污染地下水及地表水;在土壤及自然水体中无残留。
多杀霉素对蔬菜作物杀虫效果显著,但对水果和坚果等作物的虫害控制并不显著,乙基多杀菌素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乙基多杀菌素可防治高价值水果、蔬菜、坚果和葡萄上的重要害虫,对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等难治害虫尤其有效,而多杀霉素则对苹果蠹蛾望尘莫及。乙基多杀菌素以另一种作用机制为果农提供了防治苹果蠹蛾和其他鳞翅目害虫的新手段,适用于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尤其对于苹果种植者而言,乙基多杀菌素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产品,因为他们对有机磷和新烟碱类杀虫剂之外的防治苹果蠹蛾的方法期待已久。
乙基多杀菌素将会打开一个新的市场,它的销售是对多杀霉素的一个补充,而不是替代。预计乙基多杀菌素的年销售额将超过1亿美元。该杀虫剂提高了陶氏益农在防治咀嚼口器害虫杀虫剂市场上的地位,公司整个产品群在该市场上的年销售额预计在4亿美元以上。
乙基多杀菌素的低用量及环境滞留时间短赋予其优异的环境特性。试验表明:乙基多杀菌素对靶标作物上的绝大多数主要益虫没有影响,它在比目前市售的杀虫剂更低的剂量下便能起效,而且在环境中的滞留时间比老的化合物要短。与多杀霉素一样,乙基多杀菌素也是从土壤放线菌刺糠多胞菌(Saccharopolysora spinosa)发酵液中提取的。多杀霉素于1997年在美国的棉花上首次登记,商品名为Tracer。至2007年,多杀霉素已在世界上76个国家的200多种作物上登记,年销售额约为2亿美元。
2007年8月,乙基多杀菌素(spinetoram)在新西兰登记用于仁果,这是该活性成分在全球的首次登记,商品名为Delegate WG(25% 乙基多杀菌素)。2007年10月,美国环保署根据减风险程序批准登记了乙基多杀菌素两个制剂产品Delegate WG和Radiant SC(120g/L 乙基多杀菌素)。公司当时还递交了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联合评审的登记申请,2007年底在加拿大取得登记,继而在墨西哥、巴基斯坦、南非、马来西亚登记。乙基多杀菌素目前主要以商品名Delegate和Radiant在市场销售,但商品名为Exalt和Ensure的产品也已进入市场。
Delegate登记用于梨果、核果、柑橘、坚果、浆果和葡萄,Radiant主要用于蔬菜和大田作物。陶氏益农指出,Delegate和Radiant的标签已涉及近300种作物。Delegate的用量为1.5盎司/英亩(105g/ha)~7盎司/英亩(490g/ha),而Radiant的用量为2~10液体盎司/英亩(0.14~0.70L/ha);最大季度用量分别为:Delegate 12盎司/英亩(840g/ha)以及Radiant 32液体盎司/英亩(2.2L/ha)。
施用Delegate和Radiant后重入间隔时间都为4h,所以农民早季用药后并不会延误他们的其他重要的农事操作;这两个产品的安全间隔期也较短,因此它们也可用于收获前晚季害虫的有效防治。
陶氏益农已同意与住友化学共同开发乙基多杀菌素的日本市场,并于2010年在日本上市。2011年2月23日,美国陶氏益农公司在南京发布消息,该公司新型杀虫剂艾绿士(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在中国与全球同步上市。目前该产品已在我国登记用于茄子防治蓟马、甘蓝防治甜菜夜蛾和小菜蛾、水稻防治稻纵卷叶螟。
4.4、啶磺草胺(除草剂,pyroxsulam;Admitt、Simplicity、Powerflex、XDE-742)
啶磺草胺(pyroxsulam)是陶氏益农继五氟磺草胺之后开发的又一个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除草剂,芽后使用,用于防除谷物上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它是目前唯一具有交叉防治谱并且无残留的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同时,啶磺草胺是陶氏益农公司开发的第一个谷物禾本科杂草除草剂,为业内最广谱的禾本科杂草除草剂。该产品不仅高效,而且桶混条件宽裕,对小麦安全,后茬作物选择范围广。
2008年,具有交叉防治谱的产品约占谷物除草剂市场的21%,至2015年,这一比例有望达到38%。禾本科杂草除草剂约占该市场的27%,但是到2015年,这一份额有可能会缩水至15%;在此期间,阔叶杂草除草剂的比例将从41%下行至38%。
啶磺草胺的商品化将加强陶氏益农谷物除草剂市场的领先地位,它与公司已有的谷物除草剂的专利复配制剂将进一步延长这些产品的生命周期。啶磺草胺和氯氨吡啶酸的开发给予陶氏益农复配谷物除草剂的机遇,从而拓宽杂草防治谱。公司前谷物除草剂支柱产品Starane(氯氟吡氧乙酸,fluroxypyr)曾以单剂形式大量销售,所以当该有效成分专利过期时,就遭遇到来自非专利产品的竞争压力。
2000年以前,陶氏益农超过2/3的谷物除草剂由单剂产品组成,随着2003年公司开发了双氟磺草胺(florasulam)和2007年开发了啶磺草胺后,其复配产品逐渐丰富。2007年,单剂产品约占销售额的40%,至2011年很可能会降至30%以下。啶磺草胺与其现有的谷物除草剂(如双氟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和氯氨吡啶酸)的复配将会增加公司在非专利产品市场中的竞争力。
2007年啶磺草胺在智利首次获得登记;2008年,该产品在阿根廷、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也取得了登记;啶磺草胺2009年在欧洲登记,至2010年,全球约有30个国家登记该产品。陶氏益农的目标是在约50个国家开发啶磺草胺,该产品的年销售额预计可超过2亿美元。
2008年2月,陶氏益农在加拿大开发其新谷物田除草剂Simplicity(啶磺草胺,30g/L),其推荐使用剂量为0.5L/ha,用于防除广泛的阔叶杂草,如:繁缕(Stellaria media)、猪殃殃(Galium aparine)、鼬瓣花(Galeopsis tetrahit)和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以及禾本科杂草,如:雀麦(Bromus spp)和野燕麦(Avena fatua),对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和野荞麦(Polygonum convolvulus)具有抑制作用。Simplicity可用于各种春小麦和硬质小麦,对后茬作物没有限制。
2008年,啶磺草胺在包括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智利和澳大利亚在内的5国成功上市,并将在另45个国家进一步开发。陶氏益农希望,至2013年,公司在美国谷类作物除草剂的市场份额能翻一番,即由2008年底的9%增加到18%,在西欧的市场份额将由12%提高到21%。
4.5 氟啶虫胺腈(杀虫剂,sulfoxaflor)
氟啶虫胺腈(sulfoxaflor)是由陶氏益农公司开发的吡啶类杀虫剂,用于防治刺吸口器害虫,特别适用于棉花、蔬菜和水稻作物。氟啶虫胺腈用量低,杀虫谱广,起效快,持效久。相较于目前用于棉花上的产品而言,氟啶虫胺腈代表了一种进步。
在陶氏益农2013年8亿美元新产品销售目标中,应该包括了氟啶虫胺腈的销售额,因为公司计划2012年将该产品推向市场。氟啶虫胺腈将靶标高价值作物上取食汁液的害虫,如:蚜虫、白粉虱和飞虱等。这部分市场价值约为20亿美元/年,而且,到目前为止,转基因作物还没有涉足这方市场。据称,氟啶虫胺腈表现出的性能优于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的市场一流杀虫剂吡虫啉,且与市场现有的领先产品不存在交互抗性。
2010年,陶氏益农已经向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相关管理部门递交了该产品的全球联合评估资料。